“这次处理的问题线索,涉及不同层级单位和复杂业务领域,要不是‘室组地’联合发力,单凭我们很难突破。”近日,濉溪县南坪镇纪检干部在参与“室组地”联合办案后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濉溪县纪委监委针对基层监督力量分散、监督盲区难消等问题,积极探索“室组地”联动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组室联合、全域监督、协同办案”工作机制。
搭建协作矩阵,强化联动协同。濉溪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监督模式,将9个纪检监察室、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13个镇(园区)纪(工)委统筹划分为4个联动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1名副书记牵头指挥,1名常委跟进协调,2个纪检监察室主导抓总,搭建起稳固的“室组地”联动平台。充分发挥“室”的专业优势、“组”的行业洞察、“地”的属地熟悉度,扬长补短,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整体高效的监督执纪新格局。
优化运行机制,释放叠加效能。针对“室组地”联动监督和办案中存在的沟通不畅、责任不清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建立“全链条”工作机制。从统筹协调、职责定位、联动权限、运行规则、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善日常联络、线索流转、案件会办、定期会商等工作制度。打破监督主体间的壁垒,打通线索移送、证据互认、信息共享等环节堵点,实现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的全流程顺畅衔接。
聚焦精准监督,提升治理质效。县纪委监委采取“专兼挂”三种监督方式。“专”即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镇(园区)纪(工)委依职责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兼”即依据“室组地”联动机制,开展交叉监督、联合办案,履行协作区工作职责;“挂”即根据专项行动要求,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履行专项监督职责。通过监督力量整合、办案资源调配、审查调查统一实施,实现监督执纪的精准化、长效化。
“‘室组地’模式要持续释放效能,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升监督执纪的精准度和威慑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濉溪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