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四维发力”提升案件质量

时间:2025-03-27 08:11    来源:安徽省纪检监察网站  
【字体: 】      打印

安徽省淮北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强根基、促衔接、补短板、提质效,通过“四维发力”推动案件质量提升。

靶向培训强根基,锻造审理“精兵强将”

“培训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推演,为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性实务性强、联系实践紧。”日前,淮北市纪委监委举办审理业务培训班,围绕审理文书中的常见问题、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如何做好量纪平衡等主题,面对面向大家举案例、教方法、谈体会,由表及里作了全面详细的阐释讲解。

提高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提升案件质量的基石。淮北市纪委监委多渠道强化指导,锻造案件审理“铁军”。加强个案指导,针对评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召开案件观摩会,复盘评查审结案件,同步分析反馈案件质量问题,督促问题整改;开展业务技能竞赛,通过审理文书制作测试、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审理人员业务素质,规范案件查办相关程序、文书,切实提升案件质量;通过“跟班学习”注重审理人员的挖掘和培养,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双向发力促衔接,打通纪法贯通“最后一公里”

“国家工作人员通过职务之便为企业老板承揽工程,同时要求企业老板购买房产过户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儿子与该企业老板共同经营的公司名下,该行为如何定性?”淮北市纪委监委在办理一起行受贿案件时,为确定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涉嫌职务犯罪,办案部门会同审理室在确保保密的前提下,与检察院、法院进行了3次会商论证。正是通过审理部门的提前沟通,变后端为前端,在保证程序规范、定性准确的基础上,提升了办案效率,保证了案件质量。

近年来,淮北市纪委监委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就职务犯罪案件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在细化提前介入、案件移送工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为进一步提升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效,增强监、检、法之间的协作配合提供了有利遵循。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淮北市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监察机关的案件中,有罪判决率100%。

全域评查补短板,筑牢案件“质量防线”

把控职务犯罪案件质量靠监检法衔接贯通,提高违纪案件质量则靠全方位的案件质量评查。淮北市纪委监委定期对案件质量开展“全面体检”,以“绣花针”的功夫守牢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

“今年,我们将聚焦九届市委以来全市已办结案件开展质量评查,对质量问题及整改意见实行‘一案一反馈’,每季度开展案件评查并通报评查情况,督促问题整改。”淮北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评查坚持自查自评、交叉互评、重点审评相结合,打好案件评查“组合拳”。从严审核自办案件,高度重视本级办理的集中整治案件,围绕线索处置、立案、处分处理各环节,第一时间审核、严格标准关。督促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和县区审理部门,对办结案件通过案件评查等方式审核把关,未办结线索办理情况适时评查,结果及时反馈。抽调精干力量对县区集中整治案件开展专项互评。紧盯交办督办件留置件等重点案件的办理,通过提前介入、提级审核等多种方式,审核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在提级审核县区纪委监委查办的一起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过程中,对已灭失受贿物品犯罪数额的认定问题,市纪委监委审核把关时提出补证意见,经过多次沟通,案件组完善证据材料,调证事实定性,顺利移诉,保证三个效果的统一。

以案促改提质效,做好“后半篇文章”

案件评查只是手段,提升案件质量,提高群众所感所获才是关键。为避免“一评了之”,淮北市纪委监委纵深推动结果运用,做实做细评查“后半篇文章”。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回头看”,上半年随机选取2024年已评查案件开展“回头看”,不仅看已查问题的整改措施,还要看老问题是否在新案件中重复出现,检视评查效果。对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卫生系统绩效发放混乱、基层大额资金审批不规范等问题,制发监察建议书,防止同类问题反复发生。推动涉案财物及时、合规返还群众,淮北市纪委监委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房屋补偿款长期存放于财政账户、未发放问题,督促所辖区纪委牵头,会商有关职能部门制定解决方案,同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目前数百户群众已收到“搁浅”4年的房屋补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