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市纪委监委坚持稳中求进,忠诚履职尽责,推动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政治监督,深化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制定出台《市纪委监委机关执纪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压实举措。组织79名县(区)及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全会述责述廉。印发《2018年度“红脸出汗”常态化记实手册》550余份,并对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促被巡察单位召开巡察反馈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发案单位召开专题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全程参会指导。督促46名被谈话函询的市管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或检查。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对171名拟提拔重用的市管领导干部提供了廉洁自律方面意见。对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实行“一案双查”,49名科级以上干部、3个党组织被问责。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不力、弄虚作假的6个党组织、40名党员干部予以问责。加大环保督查工作问责力度,对14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严肃问责。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5起,处理83人,纪律处分66人,分4批次通报曝光典型问题17起21人。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排查,分3批对13起不作为、乱作为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对“市长热线”移交的8件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开展 “挂证取酬”专项整治、违规经商办企业专项整治“回头看”,清理违规挂证取酬140人次,追缴违规挂靠所得101万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54起,处理26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3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23起,处理党员干部125人、党组织6个,党纪政务处分71人。
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定不移反腐惩恶。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378 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333件、立案429件、结案603件、处分544人。“四种形态”处理1535人次,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1413人次,占处理总数的92.05%。严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1件问题线索已全部处置,给予纪律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对2名基层派出所民警采取留置措施。印发《受处分人员暖心回访工作暂行办法》,防止“一处了之”、不闻不问。强化警示教育,筛选172起典型案例编印《警惕和防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3册警示教育读本,向各级党员干部发放2600余套。对新提拔重用的79名市管领导干部召开集体廉政谈话会,并进行党规党纪测试。组织220余人次开展“庭审旁听”活动。修订完善《审查调查安全工作50问》《陪护人员“八不准”“九必须”规定》,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具体到人。
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定《关于提前介入审理党纪政务案件实施办法》,与检察机关联合探索制定《关于提前熟悉职务犯罪调查案件案情工作的意见》,提升反腐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水平。出台《淮北市纪委监委信访公开听证办法(试行)》,有效解决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全要素试用12种调查措施,上半年共对12人采取留置措施,移送司法机关16人。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电子数据勘验室、视听技术室,丰富完善“智慧纪检”平台,不断提高监督执纪效能。强化派驻机构管理,出台《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办法》等文件,明确任务重点、保障措施等内容,23家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处置问题线索246件,立案63件。全力推进政治巡察,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回头看”,结合十届省委第三轮巡视整改工作,细化整改清单,确保整彻底、改到位。对13家市直单位进行常规巡察,对脱贫攻坚、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开展专项巡察,组织巡察整改情况“回头看”,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淮北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