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淮北市相山书房内,市民王女士正带着孩子享受阅读时光:'原先单次收费模式确实不便,整改后不仅实现免费借阅,文化活动也更丰富了。'这番感慨源于该市纪委监委对公共文化空间的专项监督行动。
今年初,市纪委监委驻宣传部纪检组在走访中发现,由社会资本运营的相山书房存在收费门槛问题。经核查,该场馆自2024年11月通过公开招租交由第三方运营后,收费机制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纪检监察机关随即启动联动监督机制,联合文旅体局召开4次专题会议,推动运营方全面取消收费项目,恢复公益属性。
针对个案暴露的系统性问题,监督力量推动主管部门建立长效机制。文旅体局对全市21处公共文化场馆展开全面排查,重点整治运营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问题。通过建立'监督+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累计发现并解决设施维护不及时、开放时间不合理等12项民生痛点,促使文化场馆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此次治理行动创新采用'纪检+业务'协同模式,既保障了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又通过规范运营协议强化公益属性约束。统计显示,整改后各场馆月均接待量增长37%,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2%,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动态监督体系,确保惠民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