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虎皮做大旗——政治掮客苏洪波的“上位史”
2020-05-14 10:29

苏洪波,看似一个普通人,自认没什么背景,却能让云南官场上一大批领导干部以能攀上他为荣,以能进入他的圈子而觉得有面子,连省委书记都对他礼敬三分。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苏洪波在接受调查

5月7日,云南卫视播出由云南省纪委监委、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在云南卫视播出,披露了苏洪波案诸多细节。

“我叫苏洪波,今年59岁,汉族,群众。不是政协委员,也不是人大代表。我父亲是云南省化工地质队的工程师,也是支边过来的。我母亲就是一个家属,没有工作。所以我没有什么背景。”在专题片中,苏洪波坦言,“我没有什么背景,实际上我可能从头到尾,算取巧比较多了。”

1989年,苏洪波到云南省计划委员会培训中心工作,任接待科科长,也是在那里认识了曹建方(云南省委原常委、秘书长,已被查处)和很多领导干部。

会来事、善交际、熟悉体制内的运作规律、深谙官场“潜规则”的他在这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成为他日后在云南官场呼风唤雨的重要资本。

后来,他离职去了北京,等到再回来云南时,他已经成为了曹建方眼中“方方面面发展得不错,在北京有人脉关系”的人物。

说话说半句、故作神秘,称谓有讲究,不说职务说“首长”……为了取信于云南干部,苏洪波奔走于北京和云南两地,刻意营造自己来头大、靠山硬、关系广等身份背景,把自己包装成手眼通天、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苏洪波谋财,白恩培、秦国荣之流谋求政治资本和自身利益,与苏洪波形成共鸣。其他云南官员为了走入“政治中心”,攀高枝、乘风而上、求政治安全,必然会走入苏洪波的“圈子”。各怀鬼胎,各取利益,“上船”“搭桥”,多方利益因利交织在了一起。

这样,一个怪圈就形成了。

第一个圈子:两位时任云南省委书记对苏洪波“恩爱有加”

“我每次到昆明来,白(恩培)都会知道。而且他不管陪多大的领导,8点钟,他老婆都会叫我去他家里的,基本上我去他家,他不管陪谁,8点钟都会回来陪我喝点酒,聊聊天。”

“秦光荣,我从来没有主动打电话给他说书记或者省长我们吃顿饭,没有这样过。吃饭都是他主动安排的。他让曹建方安排我吃饭,我来了,他都要来陪我散散步,每天都陪我散散步。”

苏洪波与两任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关系密切。苏洪波说,“交往当中,秦光荣叫我的名字,洪波这样子。白恩培叫苏总……”

苏洪波在白恩培心里从“苏洪波”变成“苏总”是在一次饭局之后。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白恩培邀请某领导吃饭,巧遇苏洪波以及另一桌吃饭的一群领导,为凑热闹两桌客人合成了一桌,白恩培通过这次吃饭认识了不少领导。

通过这次吃饭,白恩培认为苏洪波在北京关系广、有人脉,手眼通天,能帮上自己,于是大大拉近了与苏洪波的关系。两人交往渐密,以至于苏洪波每次到云南,白恩培都要请他到家中吃饭聊天。

得到白恩培青睐的苏洪波,也成功忽悠住了秦光荣。

秦光荣任省委书记后,十分看重他所谓的关系背景,对其是既忌惮敬畏又讨好拉拢。

在选用干部时,只要是苏洪波提出来的人选,秦光荣都言听计从;苏洪波向秦光荣推荐的干部,秦光荣都予以关照或重用。

环湖南路的工程款项没有及时兑付,苏洪波一个电话,秦光荣马上给他办妥。

在纪录片中,苏洪波得意地说:“我不是找他(秦),我就打个电话,后来他们告诉我,秦光荣确实是很认真的,就跟市里面说了,确实没几天,市里面这个钱就付了。”

苏洪波还自述,曾分8次给了秦光荣150万港币、10万美金、一个金月饼。

两任省委书记对苏洪波“关爱有加”无非是看中苏洪波所谓的“来头”和关系,为自己搭天线、攀高枝,为政治上的更高追求谋求捷径和便利。精明的苏洪波马上意识到了自己身上所谓的光环能带来什么。

面对两位时任省委书记伸过来的橄榄枝,他借势而上,抓住白恩培、秦光荣不轨之念、不轨之思,故布迷阵,在两任省委书记在任期间左右逢源,被两人奉为座上宾,之后在云南官场“呼风唤雨”,白恩培请喝酒,秦光荣陪散步,在与一人吃饭时拍过桌子;在KTV里随意扇副省级干部的耳光;他甚至可以左右云南官场人事岗位的调整……

第二个圈子:扯虎皮做大旗,一个商人成了官员们的靠山

“秦光荣对我那么客气那么尊重,白恩培对我那么客气那么尊重,旁边坐着吃饭的人感觉就不一样了……”

在云南,苏洪波有“苏公公”“老佛爷”之称,在与当地官员打交道、一起吃吃喝喝中,甚至与一些省级干部吃饭时,都当仁不让地坐在主位上,很多副省级领导都坐在他的边上。大家在敬酒时,肯定是先敬苏洪波。

在KTV唱歌时喝多了,对着一个副省级领导,他一巴掌就扇过去了:“你给我滚远一点”其他地方上的领导、厅级领导对他更是恭敬不已。

这些在现在看来魔性不已的画面,在当时的云南却是真实上演。

苏洪波在云南时,都是选择跟当地有实权的、有发展潜力的官员交往,通过跟他们建立紧密,甚至是亲密的关系,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2009年至2014年期间,苏洪波借用了一幢位于同德的别墅,作为其在昆明的主要集会点,很多吃吃喝喝的饭局,其对云南干部人事的安排、布局,都在这里进行。

苏洪波游走于云南各级干部之间,对云南官员选拔横加干预,在人才选拔上唯圈论、唯利论,正常晋升之路被破坏,正道被堵,邪路大开:

苏洪波自己承认,昆明市委原书记高劲松就是他介绍给秦光荣的,他甚至说“我也喜欢高劲松”这样的话。

云南省原国土资源厅厅长林耘埜也是通过搭上苏洪波的关系,一步步走上了副厅级、正厅级领导岗位。当上厅长后,他还打电话感谢“苏总”。

一名曾与苏洪波有交往的云南干部表示,“他明确地而且当着一些人的面,向我说出:‘我的政治前途,是掌握在他的手里面的’。”

嚣张的言行,通天的手段,有人害怕恐惧,更有人刻意攀附,唯恐不识。在很多谋求“上进”的官员看来,攀上了苏洪波,进了圈子,就等于攀上了秦光荣,就可以从此平步青云。

最终目的:攫取巨额经济利益

苏洪波一靠“计谋”圈住高级干部,二靠高级干部为其站台撑面子,三靠高级干部的所谓青睐吸引其他干部靠近他,四靠组成自己的官商圈子,其最终目的就是四个字:获取利益。

苏洪波充当云南“地下组织部长”这些年,对云南干部影响非常大。他通过充当政治掮客,捞取政治资本,获取一些云南干部的信任,把政治资本和政治外衣转化为攫取经济利益的资本,进而把手伸向经济领域,而一些云南干部则成为他获取利益的棋子、工具。

一名与他打过交道的商人表示,“他的胃口不是那么小,从开口要4000万买房也好,给他的朋友张口借1000万也好,随着交往越来越密切,他的想法就越来越大。他办的每件事情都是要讲收益的,有代价的。”

即便是那个把别墅借给他作为“谋利”基地的商人唐修文求他办事,他也狮子大开口向唐修文开出了数百万的“手续费”。

苏洪波通过秦光荣等打招呼,违规获取工程建设项目;向重点资源领域等推荐、安插干部,获取这些领域的工程建设项目等,在云南攫取巨额经济利益,例如,仅环湖南路等工程,苏洪波就获利1.3亿元。帮助林立东获取项目贷款,授意林立东向其输送利益达4700万元。

扯虎皮,做大旗,他一头拉着官员,一头拉着商人,充分利用两边的权钱优势,为自己攫取了巨额利益。

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欧黎明总结,透过苏洪波政治掮客事件,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从几个方面进行认真反思:首先,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清正廉洁。第二,应该相信组织,不要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寄托在某些能够“通天”的个人的身上。第三,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难道就没有人能够看穿他的伎俩和把戏吗?不是。有些干部不学习,甚至迷信盛行,不信马列、信鬼神、信大师,因此导致他们政治立场丧失。当前,按照云南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安排部署,一场汲取秦光荣案深刻教训专题民主生活会以及“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整治活动正在全省展开。警示教育片表示,要深刻汲取教训,决不能让“苏洪波第二”再现云南。事实上,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都应以案为鉴,坚决铲除政治掮客的生存土壤及寻租空间,任何地方都不能再出现另一个“苏洪波”。

资料来源:《政治掮客苏洪波》、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红网、凤凰网等编辑整理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