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让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文明生活新常态

时间:2018-05-03 16:42    来源:淮北市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乡村的风俗,简单来说就是长久以来乡村群众一直遵循的老规矩、老习惯。《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移风易俗,就要改变摒弃旧的不好的风俗习惯,倡树文明新风。

近年来,农村婚丧嫁娶中的攀比心理和功利意识越发严重,红白喜事动辄几十桌,每桌上千元,讲场面、比阔气,花费巨大。更有甚者借此宣传封建迷信,表演低俗节目,带坏了乡村风气,拉低了村民素养。面对现况,移风易俗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淳朴生活、健康家园成为乡村群众的急切渴望。

移山易,移俗难。移风易俗可以从红白喜事入手,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要充实完善村规民约。在治理乡村的歪风邪气上,政府要做的不是强制性的制止而是积极的引导,如此,“村规民约”反倒是一种最好的切入点,破题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和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建组织、立规矩,推动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乡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选出德高望重之人主持,以“引导、服务、监督”为基本职责,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对不良倾向和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制止,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引导服务群众作用。

要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常言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移风易俗中,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大操大办,让攀比奢靡之风渐渐散去;带头摒弃不良习俗、践行新风礼仪,让文明时尚新风常常吹起;带头倡导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让务实节俭之风处处弥漫。如此,党风带动政风,政风推进民风,最终受益的是全体老百姓。

要做到讲方法讲创新。面对红白喜事的大操大办,基层群众也是苦不堪言,为了面子硬撑着。“破旧”就要“立新”,对于现况,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一方面各地可以设立公共婚嫁、治丧场所,免费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既能方便群众,又能杜绝攀比之风;另一方面发展并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阵地,坚持对农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培训,注重从根本上提升群众的文明意识和道德修养,凝聚移风易俗正能量。(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纪委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