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需要常修政德

时间:2018-03-14 15:02    来源:淮北市纪检监察网  
【字体: 】      打印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讲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政治生态的导航仪,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的必修课。

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对我们党员干部的侵蚀也确实存在,并不断呈加剧趋势,表现出政治目的强、侵蚀渠道多、功利色彩浓、腐蚀程度深等特点,只要稍一动心,就有可能乱了阵脚,陷了进去,一步步走向深渊。因此,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就要做到讲政德、修政德。

我们党选任干部,历来强调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无德少才者,不能成为领导干部;有德无才者,无法胜任领导工作;有才无德者,同样难以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一个领导干部的政德,反映其素质修养和精神状态,决定其如何发挥才能和行使权力,影响其能否创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时代先锋,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展现出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相反,现实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些人不讲廉耻、不修政德,不是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是把手中的权力当作捞取私利、聚敛钱财的手段,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成为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正确行使公权力,就要立政德,即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遵守社会公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当好群众的榜样,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管好“家里人”和“身边人”,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做到“戒贪止欲、克己奉公”。 

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讲政德,关键是要做到:在政治上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工作中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作风上严格要求自己,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自觉严于律己、修身重德,才能在思想道德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才能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汇集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纪委监委 程文昱)